人许多脱序的行为看似没有原因,然而真正的因子潜藏于不被接受的内在部分。例如一位被周围人公认的好父亲,却在暴怒时深深伤害孩子的心。
「平常我很疼小孩,小孩请我帮忙他做什么,甚至用命令句,我都没有关係,反而是旁边的人会提醒我不应该纵容他们。我就算带着要教育的心情跟他们讲,其实心里真的没有不舒服的感觉,也没有觉得不好,就是可以疼小孩。」
「可是,小孩如果一直哭,像昨天小孩为了妈妈在洗澡而大哭,劝不下来,我就发怒了,冲去把小孩送给我的父亲节礼物捏爆,整个气上来,完全停不下来。已经破坏礼物,还去拿他的其他作品,因为我知道那是他最在意的,他会很伤心……。」
这些突然的情绪反应,是内在压抑的显现,而他所压抑的是过往孩童时期的无助。孩童的无助驱使他用破坏寻求掌控,而非掌握自己的力量。
在他三岁时,母亲病逝,跟着父亲与继母生活,又很快迎来弟妹,一连串经历在他心中悄悄种下一个认定:「我是一个人,没有人无条件爱我。」
与这个自我认同相伴随的是:对于被宠爱的深切渴望。
他失去原生母亲的陪伴,在渴望被呵护和当时感到寄人篱下的处境之间搭了一座信念桥樑:「我要被肯定才有可能被疼爱」,这使他形成不断努力并期待他人认同的模式。
于是「我是否被你肯定?是否够好?」成为他与人互动时隐隐迴旋的思绪,那么即使别人对他好,他也会认定这是有条件的、不稳定的,于是表现不好时,更有深深的危机感,引发焦虑和恐慌,同时也有不公平和悲伤的情绪。
可以说,在努力的背后,一直有一个在继母面前渴望爱而不怀抱希望的孩子蹲在那,他需要解开这个模式,才能走出新的道路。
再难过的事件,时间久了总会从注意力的萤幕退出,对日常生活影响力变小。然而害怕再度受伤的警觉以及当时烙印的信念和反应,却不见得会被时间沖刷掉,可能淤积在心里面。久而久之,类似的害怕和警觉反应便堆在一起,成了一大捆束缚。等到他的内在囤积太多了,活生生的心灵会发出讯号,变成另一个身心议题。
找不到位置的感受,拥挤在一块找出口,就是身心症。一旦心头塞住了,纵使有美景美事,也无法在心上有一席之地。
我们希望生命更自由,就需要回到内心底层去面对那些凝固的情感和情绪,以及在非常早期就形成的自我认同。这个「面对」不是找到一种「说法」来作为原因,而是走一段探索和靠近的过程,不逃离、不放弃、不迴避,直到有能力感受到被自己所理解和碰触。
「平常我很疼小孩,小孩请我帮忙他做什么,甚至用命令句,我都没有关係,反而是旁边的人会提醒我不应该纵容他们。我就算带着要教育的心情跟他们讲,其实心里真的没有不舒服的感觉,也没有觉得不好,就是可以疼小孩。」
「可是,小孩如果一直哭,像昨天小孩为了妈妈在洗澡而大哭,劝不下来,我就发怒了,冲去把小孩送给我的父亲节礼物捏爆,整个气上来,完全停不下来。已经破坏礼物,还去拿他的其他作品,因为我知道那是他最在意的,他会很伤心……。」
这些突然的情绪反应,是内在压抑的显现,而他所压抑的是过往孩童时期的无助。孩童的无助驱使他用破坏寻求掌控,而非掌握自己的力量。
在他三岁时,母亲病逝,跟着父亲与继母生活,又很快迎来弟妹,一连串经历在他心中悄悄种下一个认定:「我是一个人,没有人无条件爱我。」
与这个自我认同相伴随的是:对于被宠爱的深切渴望。
他失去原生母亲的陪伴,在渴望被呵护和当时感到寄人篱下的处境之间搭了一座信念桥樑:「我要被肯定才有可能被疼爱」,这使他形成不断努力并期待他人认同的模式。
于是「我是否被你肯定?是否够好?」成为他与人互动时隐隐迴旋的思绪,那么即使别人对他好,他也会认定这是有条件的、不稳定的,于是表现不好时,更有深深的危机感,引发焦虑和恐慌,同时也有不公平和悲伤的情绪。
可以说,在努力的背后,一直有一个在继母面前渴望爱而不怀抱希望的孩子蹲在那,他需要解开这个模式,才能走出新的道路。
再难过的事件,时间久了总会从注意力的萤幕退出,对日常生活影响力变小。然而害怕再度受伤的警觉以及当时烙印的信念和反应,却不见得会被时间沖刷掉,可能淤积在心里面。久而久之,类似的害怕和警觉反应便堆在一起,成了一大捆束缚。等到他的内在囤积太多了,活生生的心灵会发出讯号,变成另一个身心议题。
找不到位置的感受,拥挤在一块找出口,就是身心症。一旦心头塞住了,纵使有美景美事,也无法在心上有一席之地。
我们希望生命更自由,就需要回到内心底层去面对那些凝固的情感和情绪,以及在非常早期就形成的自我认同。这个「面对」不是找到一种「说法」来作为原因,而是走一段探索和靠近的过程,不逃离、不放弃、不迴避,直到有能力感受到被自己所理解和碰触。
精彩评论